营业收入89.64亿元,同比增长5.8%
归母净利润21.68亿元,同比增长32.0%
稀释每股收益0.72元,同比增长35.8%
(相关资料图)
经调整Non-IFRS归母净利润23.42亿元,同比增长14.1%
经调整Non-IFRS稀释每股收益0.80[1]元,同比增长15.9%
自由现金流达到16.82亿元,同比转正,并强劲增长
上海2023年4月24日 /美通社/ -- 为全球生物医药行业提供全方位、一体化新药研发和生产服务的能力和技术平台公司——无锡药明康德新药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股份代码:603259.SH / 2359.HK)发布2023年第一季度业绩报告。
本文件纯属简报性质,并非意图提供相关事项的完整表述。请广大投资者谨慎投资,注意投资风险。
本文所披露的财务数据均以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nternational Financial Reporting Standards,或"IFRS")进行编制,币种为人民币。
本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报告财务数据未经审计。
2023年第一季度财务亮点
营业收入同比稳步增长5.8%至89.64亿元。持续稳健的收入增长主要得益于公司强劲的执行力,充分发挥了药明康德独特的"一体化、端到端"CRDMO业务模式的协同性,加强了平台间业务导流,为客户提供高品质的服务与产品: 化学业务 (WuXi Chemistry) 实现收入64.33亿元,同比增长5.1%,经调整non-IFRS毛利28.88亿元,同比增长17.1%,毛利率为44.9%。 测试业务 (WuXi Testing) 实现收入14.53亿元,同比增长13.6%,经调整non-IFRS毛利5.28亿元,同比增长15.6%,毛利率为36.3%。 生物学业务 (WuXi Biology) 实现收入5.77亿元,同比增长8.3%,经调整non-IFRS毛利2.40亿元,同比增长8.7%,毛利率为41.5%。 细胞及基因疗法CTDMO业务 (WuXi ATU) 实现收入3.24亿元,同比增长8.7%经调整non-IFRS毛利-0.24亿元,毛利率为-7.4%。 国内新药研发服务部 (WuXi DDSU) 实现收入1.66亿元,同比下降 31.0%,经调整non-IFRS毛利0.40亿元,同比下降49.9%,毛利率为24.0%。单位: 百万人民币 | |||||
板块 | 收入 | 同比变动 | 经调整Non-IFRS毛利 | 同比变动 | 经调整Non-IFRS毛利率 |
化学业务 ( WuXi Chemistry) | 6,432.78 | 5.1 % | 2,887.57 | 17.1 % | 44.9 % |
测试业务 ( WuXi Testing) | 1,452.88 | 13.6 % | 527.82 | 15.6 % | 36.3 % |
生物学业务 ( WuXi Biology) | 577.00 | 8.3 % | 239.67 | 8.7 % | 41.5 % |
细胞及基因疗法 CTDMO业务 ( WuXi ATU) | 324.49 | 8.7 % | (24.01) | 注 1 | (7.4) % |
国内新药研发服务部 ( WuXi DDSU) | 165.98 | (31.0) % | 39.91 | (49.9) % | 24.0 % |
其他业务 ( Others) | 10.62 | 105.2 % | 6.57 | 265.3 % | 61.8 % |
合计 | 8,963.74 | 5.8 % | 3,677.53 | 14.8 % | 41.0 % |
注:1. WuXi ATU经调整non-IFRS毛利在2023年第一季度为人民币-24.01百万元,相较2022年同期的人民币-22.35百万元,下降1.66百万元。 2.数据若出现各分项值之和与合计不符的情况,均为四舍五入原因造成。
IFRS毛利同比增长16.9%至35.26亿元,毛利率为39.3%[2]。 经调整non-IFRS毛利同比增长14.8%至36.78亿元,经调整non-IFRS毛利率为41.0%。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68亿元,同比增长32.0%。 经调整non-IFRS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4.1%至23.42亿元。 稀释每股收益0.72元,同比上升35.8%;稀释经调整non-IFRS每股收益0.80元,同比增长15.9%。 自由现金流达到16.82亿元,同比转正,并强劲增长。[1] 2022年1-3月和2023年1-3月,公司稀释加权平均普通股股份数分别为2,952,655,854股和2,948,890,231股。 [2] 如果在PRC准则下核算,毛利同比增长17.9%至35.76亿元,毛利率为39.9%
2023年第一季度业务经营亮点
我们持续扩大全球客户群。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新增客户超过310家,活跃客户数量超过6,000家,全球各地的客户对我们的服务需求持续增长。我们不断优化和发掘跨板块间的业务协同性以更好地服务全球客户,持续强化我们独特的一体化CRDMO(合同研究、开发与生产)和CTDMO(合同测试、研发与生产)业务模式,并提供真正的一站式服务,满足客户从药物发现、开发到生产的服务需求。来自全球各地区客户的多元化收入,确保公司业绩的稳定性和韧性: 报告期内,公司来自美国客户收入54.1亿元,同比增长3%,剔除新冠商业化项目后同比增长22%;来自欧洲客户收入14.4亿元,同比增长19%;来自中国客户收入16.7亿元,同比增长5%;来自其他地区客户收入4.4亿元,同比增长12%。 公司不断拓展新客户,并通过高品质、高效率的服务,保持强劲的长期客户粘性。报告期内,公司99.1%的收入来自原有客户,达88.8亿元,同比增长6.7%,剔除新冠商业化项目后同比增长18.4%;来自新增客户收入0.83亿元。 报告期内, 来自于全球前20大制药企业收入31.5亿元,同比下降17.4%;剔除新冠商业化项目后同比增长1.2%,主要受到项目季度间波动影响,预计今年将实现稳健增长。来自于全球其他客户收入58.2亿元,同比增长24.6%,其中生物技术企业客户在2023年第一季度同比强劲增长53.2%。 公司横跨药物开发价值链的独特定位,使得我们能够"跟随客户"、"跟随分子",并实现更大的协同效应。报告期内,使用公司多个业务部门服务的客户贡献收入79.5亿元,同比增长7.5%,剔除新冠商业化项目后同比增长21.2%,占公司收入比例进一步上升,达到88.6%。 化学业务(WuXi Chemistry):一体化CRDMO商业模式驱动持续增长,新分子种类相关业务(TIDES)继续放量 化学业务实现收入64.3亿元,同比增长5.1%,经调整non-IFRS毛利28.9亿元,同比增长17.1%,毛利率为44.9%,同比提升4.6pts。剔除新冠商业化项目,化学业务板块收入保持增长态势,增速21.8%。 药物发现("R",Research)服务收入18.9亿元,同比增长8.5%,发现化学业务受全球投融资环境影响增速相对放缓。i. 我们拥有全球领先的小分子研究团队,公司在过去十二个月完成了超过42万个定制化合物合成。该服务赋能早期小分子新药研发客户,并成为公司下游业务部门重要的"流量入口"。我们通过贯彻"跟随客户"和"跟随分子"的战略为公司CRDMO服务收入持续快速增长奠定坚实基础。ii. 我们坚持长尾战略,长尾客户对我们小分子和新分子种类相关的药物发现服务需求持续增长。 工艺研发和生产("D"和"M",Development and Manufacturing)服务收入45.4亿元,同比增长3.8%。剔除新冠商业化项目,D&M收入同比强劲增长30.0%。i. 报告期内,我们赢得分子总计258个,包括1个商业化阶段的新增分子。目前D&M管线累计达到2,590个,包括55个商业化项目,57个临床III期,301个临床II期,以及2,177个临床I期和临床前项目。 其中,新分子种类相关业务(TIDES)收入达到5.4亿元,同比增长44.1%。i. 新分子能力建设方面,TIDES业务(主要为寡核苷酸和多肽)拥有业界独特的新分子种类CRDMO平台,端到端支持多种复杂化学偶联物的研发与生产。ii. TIDES的D&M业务服务客户数量达到112个,同比提升22%,服务分子数量达到193个,同比提升28%,服务收入持续强劲增长,达到4.2亿元,同比增长69.1%。 测试业务(WuXi Testing):实验室分析与测试业务驱动持续增长 测试业务实现收入14.5亿元,同比增长13.6 %,经调整non-IFRS毛利5.3亿元,同比增长15.6%,毛利率为36.3%,同比提升0.7pts。其中: 实验室分析及测试服务收入10.5亿元,同比增长15.9%,其中早期业务受全球投融资环境影响增速相对放缓。i. 公司为客户提供药物代谢动力学及毒理学服务、生物分析服务、医疗器械测试服务等一系列相关业务,为客户提供高质量标准的优质服务,实现"一份报告全球申报",赋能客户项目省时降本增效。公司始终坚持"跟随分子"和"跟随客户"的战略,与客户保持紧密的合作关系。ii. 公司的药物安全性评价业务,报告期内收入同比增长24%,以符合全球最高监管标准的服务质量,继续在亚太区保持行业领先地位。iii. 以美国为主要运营基地的医疗器械测试业务报告期内收入同比增长14%,受欧盟MDR政策延期影响,需求释放速度回归正常水平。 临床CRO及SMO收入4.0亿元,同比增长7.7%。i. 临床CRO业务在2023年第一季度为合计约150个项目提供服务,助力客户获得6项临床试验批件。ii. 尽管受到2023年初的疫情影响,SMO业务仍然实现了16.9%的双位数收入增长,并保持了中国行业第一的领先地位。截至2023年第一季度末,业务覆盖中国约150个城市的1,000多家医院。报告期内,SMO助力客户13个创新药产品获批上市。 生物学业务(WuXi Biology):新分子种类相关业务贡献突出 生物学业务实现收入5.8亿元,同比增长8.3%,早期业务受全球投融资环境影响增速相对放缓。经调整non-IFRS毛利2.4亿元,同比增长8.7%,毛利率为41.5%,同比提升0.2pts。 公司拥有世界最大的发现生物学赋能平台之一,在全球范围内拥有约3,000位经验丰富的科学家(分布于中、美、德三地9个园区),提供全方位的生物学服务和解决方案,能力涵括新药发现各个阶段及所有主要疾病领域。 公司早期发现综合筛选平台集成了HTS/DEL/ASMS/FBDD/CADD等多技术和多维度数据库分析能力, 为客户提供广泛且具有深度的服务。公司拥有全球领先的DNA编码化合物库(DEL),服务客户超过1,600家,DEL化合物分子数量超过900 亿个,6,000个独有的分子支架,35,000个分子砌块,同时拥有靶向RNA/共价化合物/双功能分子/环肽等多个特殊功能库。 生物学业务板块着力建设新分子种类相关的生物学能力,包括靶向蛋白降解、核酸类新分子、偶联类新分子等。截至2023年第一季度末,我们累计交付了超过260个ADC药物项目,搭建了完整的从早期发现、体内外概念验证到临床前药效学研究的能力平台,积累了丰富经验,受到客户广泛好评。2023年第一季度,生物学业务板块新分子种类相关收入同比强劲增长40%,占生物学业务收入比例25.3%。新分子种类相关生物学服务已成为生物学板块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细胞及基因疗法CTDMO业务(WuXi ATU):一体化CTDMO商业模式驱动增长 细胞及基因疗法CTDMO业务实现收入3.2亿元,同比增长8.7%。其中,细胞与基因疗法(CGT)测试业务的收入同比增长8.6%;工艺开发业务收入同比下降55.4%,主要由于去年下半年部分项目取消;生产服务收入同比增长7.1%。经调整non-IFRS毛利-0.2亿元,毛利率为-7.4%,同比提升0.1pts。毛利下降主要由于上海临港运营基地较低的利用率导致,我们已于2023年3月末停止了其GMP生产相关的运营。 公司持续加强细胞及基因疗法CTDMO服务平台建设,为68个项目提供开发与生产服务,其中包括52个临床前和临床I期项目,8个临床II期项目,8个临床III期项目(其中2个项目处在上市申请审核阶段,2个项目处于上市申请准备阶段)。目前,我们已助力一家美国客户完成一个将成为世界首个创新肿瘤淋巴细胞疗法(TIL)项目的上市许可申请(BLA);以及助力一家中国客户完成CAR-T细胞治疗的慢病毒载体(LVV)项目的BLA,并顺利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药品审核查验中心(CFDI)药品注册核查的现场延伸检查,成为中国首家通过CFDI LVV注册现场核查的CGT CDMO。若如期进展,我们将在2023年下半年迎来商业化生产项目。 国内新药研发服务部(WuXi DDSU):为客户研发的新药获批上市元年 国内新药研发服务部实现收入1.7亿元,同比下降31.0%,经调整non-IFRS毛利0.4亿元,毛利率为24.0%,同比下降9.1pts。收入和毛利下降主要由于中国客户需求下降,从而新项目数量减少。未来收入增长贡献将主要来自于药品销售分成收入。 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为客户完成3个项目的IND申报工作,同时获得6个临床试验批件(CTA)。截至2023年第一季度末,公司累计完成175个项目的IND申报工作,并获得150个项目的CTA。其中,1个项目已获批上市,1个项目处于上市申请阶段,以及6个临床III期项目,27个临床II期项目,70个临床I期项目,覆盖多个疾病领域。 公司正在为客户开展15个新分子种类项目,包括多肽/多肽偶联药物(PDC)、蛋白降解剂和寡核苷酸。其中部分项目已递交IND申请,另有多个项目预计将于今年陆续递交IND申请。 2023年3月,我们为客户研发的一款治疗新冠感染的新药已获批上市。未来将基于药品销售按客户协议获得分成收入,随着越来越多的DDSU客户药品上市,预计接下来十年将达到50%左右的复合增速。管理层评论
药明康德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革博士表示:"随着全球患者对于新药好药的需求不断增长,客户对公司一体化CRDMO和CTDMO服务的需求持续增长。在2022年强劲增长基础上,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收入、利润和自由现金流持续增长。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8%。得益于公司对于卓越运营和生产力提升的不懈追求,公司经调整non-IFRS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4.1%,自由现金流达到16.8亿元。"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的业绩表现再次证明,药明康德独特的CRDMO和CTDMO业务模式能够高效地满足全球客户日益增长的需求,并持续驱动公司的未来发展。2023年,公司将实现全年5-7%的收入增长目标,实现经调整non-IFRS毛利增长12%-14%以及自由现金流增长600%-800%的目标。药明康德始终秉承‘客户第一",坚持‘做对的事,把事做好"的核心价值观。公司将持续加强能力和规模建设,做坚定不移的赋能者,更好地助力全球合作伙伴加速新药研发进程,推动更多突破性疗法早日问世,造福全球病患,早日实现‘让天下没有难做的药,难治的病"的伟大愿景。"
综合收益表[3]
人民币 百万元 | 2023年第一季度 | 2022年第一季度 | 同比增减 | ||
收入 | 8,963.7 | 8,474.4 | 5.8 % | ||
服务成本 | (5,438.1) | (5,459.6) | (0.4) % | ||
毛利 | 3,525.6 | 3,014.8 | 16.9 % | ||
其他收入 | 196.0 | 95.7 | 104.7 % | ||
其他收益及亏损 | 197.8 | 119.0 | 66.2 % | ||
预期信用损失模式下的减值 亏损(扣除拨回) | (6.3) | (36.4) | (82.7) % | ||
销售及营销开支 | (175.9) | (173.2) | 1.5 % | ||
行政开支 | (669.4) | (618.9) | 8.2 % | ||
研发开支 | (357.3) | (280.0) | 27.6 % | ||
经营溢利 | 2,710.5 | 2,121.1 | 27.8 % | ||
应占联营公司之业绩 | (45.8) | (96.2) | (52.4) % | ||
应占合营公司之业绩 | 8.3 | 2.3 | 256.3 % | ||
财务成本 | (64.2) | (28.6) | 124.7 % | ||
税前溢利 | 2,608.9 | 1,998.7 | 30.5 % | ||
所得税开支 | (423.1) | (342.7) | 23.4 % | ||
期间溢利 | 2,185.8 | 1,656.0 | 32.0 % | ||
期间溢利归属于 | |||||
母公司持有者 | 2,168.1 | 1,642.9 | 32.0 % | ||
非控制性权益 | 17.7 | 13.0 | 35.9 % | ||
2,185.8 | 1,656.0 | 32.0 % | |||
加权平均普通股股份数(股) | |||||
– 基本 | 2,933,625,180 | 2,930,914,718 | 0.1 % | ||
– 摊薄 | 2,948,890,231 | 2,952,655,854 | (0.1) % | ||
每股盈利 (以人民币列示) | |||||
– 基本 | 0.74 | 0.56 | 32.1 % | ||
– 摊薄 | 0.72 | 0.53 | 35.8 % | ||
综合财务状况表[4]
人民币百万元 | 2023年3月31日 | 2022年12月31日 | ||||
非流动资产 | ||||||
物业、厂房及设备 | 24,103.4 | 23,444.9 | ||||
使用权资产 | 2,261.8 | 1,857.5 | ||||
商誉 | 1,824.9 | 1,822.1 | ||||
其他无形资产 | 906.3 | 926.3 | ||||
于联营公司之权益 | 1,075.3 | 1,135.7 | ||||
于合营公司之权益 | 75.3 | 67.3 | ||||
递延税项资产 | 425.3 | 492.1 |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 的金融资产 | 8,910.8 | 8,954.3 | ||||
其他非流动资产 | 83.6 | 1,054.9 | ||||
生物资产 | 1,018.9 | 938.0 | ||||
40,685.7 | 40,693.1 | |||||
流动资产 | ||||||
存货 | 4,096.1 | 3,952.6 | ||||
合同成本 | 702.6 | 678.8 | ||||
生物资产 | 1,044.5 | 1,037.3 | ||||
应收关联方款项 | 50.4 | 123.0 | ||||
应收账款及其他应收款 | 8,106.2 | 7,590.4 | ||||
合同资产 | 1,133.0 | 1,048.2 | ||||
应收所得税 | 26.8 | 16.0 |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 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 | 80.7 | 2.0 | ||||
衍生金融工具 | 188.1 | 135.6 | ||||
其他流动资产 | 2,205.0 | 1,427.8 | ||||
银行抵押存款 | 1.2 | 1.8 | ||||
银行结余及现金 | 9,867.8 | 7,983.9 | ||||
27,502.4 | 23,997.2 | |||||
总资产 | 68,188.1 | 64,690.3 |
综合财务状况表(续) [5]
人民币百万元 | 2023年3月31日 | 2022年12月31日 |
流动负债 | ||
应付账款及其他应付款 | 7,059.1 | 7,253.4 |
应付关联方款项 | 11.7 | 14.5 |
衍生金融工具 | 138.7 | 115.4 |
合同负债 | 3,586.9 | 2,496.6 |
借贷 | 4,278.5 | 3,874.1 |
应付所得税 | 525.5 | 517.8 |
租赁负债 | 179.7 | 205.3 |
其他流动负债 | 6.0 | 22.1 |
15,786.2 | 14,499.4 | |
非流动负债 | ||
借贷 | 189.8 | 279.1 |
递延税项负债 | 411.4 | 440.5 |
递延收入 | 894.7 | 910.9 |
租赁负债 | 1,074.8 | 983.8 |
可转换债券 -负债部分 | - | 502.0 |
可转换债券 -衍生金融工具部分 | - | 147.9 |
其他长期负债 | 0.1 | 0.1 |
2,570.9 | 3,264.3 | |
总负债 | 18,357.1 | 17,763.7 |
净资产 | 49,831.0 | 46,926.7 |
资本及储备 | ||
股本 | 2,967.3 | 2,960.5 |
储备 | 46,507.6 | 43,629.4 |
归属于母公司持有者之权益 | 49,474.9 | 46,590.0 |
非控制性权益 | 356.1 | 336.7 |
权益总额 | 49,831.0 | 46,926.7 |
经调整non-IFRS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
人民币百万元 | 2023年第一季度 | 2022年第一季度 | 同比增减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2,168.1 | 1,642.9 | 32.0 % |
加: | |||
股权激励费用 | 166.3 | 180.5 | (7.9) % |
可转债发行费用 | 0.3 | 0.4 | (25.0) % |
可转债衍生金融工具部分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 (40.2) | (82.8) | (51.5) % |
汇率波动相关损失 | 164.2 | 5.8 | 2,720.3 % |
并购所得无形资产摊销 | 14.1 | 14.5 | (2.6) % |
Non-IFRS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2,472.8 | 1,761.3 | 40.4 % |
加: | |||
已实现及未实现资本性权益类投资 ( 收益 )/ 损失 | (122.4) | 293.7 | (141.7) % |
已实现及未实现应占合营公司收益 | (8.3) | (2.3) | 256.2 % |
经调整non-IFRS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2,342.1 | 2,052.6 | 14.1 % |
[3] 以下数据若出现各分项值之和与合计不符的情况,均为四舍五入原因造成。 [4] 以下数据若出现各分项值之和与合计不符的情况,均为四舍五入原因造成。 [5] 以下数据若出现各分项值之和与合计不符的情况,均为四舍五入原因造成。 [6] 以下数据若出现各分项值之和与合计不符的情况,均为四舍五入原因造成。
关于药明康德
药明康德(股票代码:603259.SH/2359.HK)为全球生物医药行业提供一体化、端到端的新药研发和生产服务,在亚洲、欧洲、北美等地均设有运营基地。药明康德通过独特的"CRDMO"和"CTDMO"业务模式,不断降低研发门槛,助力客户提升研发效率,为患者带来更多突破性的治疗方案,服务范围涵盖化学药研发和生产、生物学研究、临床前测试和临床试验研发、细胞及基因疗法研发、测试和生产等领域。2022年,药明康德被MSCI评为ESG(环境、社会及管治)AA级。目前,公司的赋能平台正承载着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的6,000多家合作伙伴的研发创新项目,致力于将更多新药、好药带给全球病患,早日实现"让天下没有难做的药,难治的病"的愿景。;
前瞻性陈述
本新闻稿有若干前瞻性陈述,该等前瞻性陈述并非历史事实,乃基于本公司的信念、管理层所作出的假设以及现时所掌握的资料而对未来事件做出的预测。尽管本公司相信所做的预测合理,但是基于未来事件固有的不确定性,前瞻性陈述最终或变得不正确。前瞻性陈述受到以下相关风险的影响,其中包括本公司所提供的服务的有效竞争力、能够符合扩展服务的时程表、保障客户知识产权的能力、行业竞争、紧急情况及不可抗力的影响。因此,阁下应注意,依赖任何前瞻性陈述涉及已知及未知的风险。本新闻稿载有的所有前瞻性陈述需参照本部分所列的提示声明。本新闻稿所载的所有信息仅以截至本新闻稿做出当日为准,且仅基于当日的假设,除法律有所规定外,本公司概不承担义务对该等前瞻性陈述更新。
Non-IFRS财务指标
为补充本公司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呈列的综合财务报表,本公司提供non-IFRS毛利和non-IFRS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不包括股权激励计划开支、可转股债券发行成本、可转股债券衍生金融工具部分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汇兑波动相关损益、并购所得无形资产摊销、商誉减值损失等)、经调整non-IFRS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进一步剔除已实现及未实现资本性权益类投资收益、应占合营公司盈亏)、经调整non-IFRS每股收益作为额外的财务指标。这些指标并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所规定或根据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制。
本公司认为经调整之财务指标有助了解及评估业务表现及经营趋势,并有利于管理层及投资者透过参考此等经调整之财务指标评估本公司的财务表现,消除本公司并不认为对本公司业务表现具指示性的若干不寻常、非经常性、非现金及非日常经营项目。本公司管理层认为non-IFRS财务指标在本公司所在行业被广泛接受和适用。该等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财务指标并不意味着可以仅考虑非公认准则的财务指标,或认为其可替代遵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制及表达的财务信息。阁下不应独立看待以上经调整的财务指标,或将其视为替代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所准备的业绩结果,或将其视为可与其他公司报告或预测的业绩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