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市场>正文
当前播报:冲刺港交所!王健林被逼上市背后有何隐情?
时间 : 2022-11-08 15:35:14   来源 : 星空财富

最近娱乐圈纪检委员王思聪的声音渐微,不知道是不是受到了老爹的敲打,因为老爹的日子恐怕也不好过。

2016年9月20日,距离万达商业在港上市不到两年,王健林就因为港股过低的估值而宣布退市。但仅仅时隔5年,万达商管(H01708.HK)在冲击A股无望之后,再次向港交所提出IPO申请。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不过这次的港交所,却实实在在演绎了一把“昨天你对我爱搭不理,今天我让你高攀不起”。万达商管两次提交的《招股说明书》都已失效,第三次递表前路几何?

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躲过了房地产企业塌房危机的王健林,能不能携万达商管再次登陆港交所。

01提前瘦身,依然债务缠身

王健林躲过房地产企业集体塌房危机的关键在于提前忍痛瘦身。

1►

三道红线政策出台之前完成瘦身

所谓祸兮福之所倚,2017年万达集团遭遇资金危机,反而给了公司提前瘦身的机会。

当年7月,万达集团与融创(1918.HK)、富力(2777.HK)签署三方战略协议,达成了出售77个酒店全部股权、13个文旅项目91%的股权,总金额637.5亿元的“世纪交易”。

当时的“仓皇而逃”,才换来了今天的喘息之机。而反观不断接盘的白衣骑士,此时却纷纷深陷债务危机,这里包括融创、富力、苏宁……

2021年1月1日,房地产三道红线像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让资产负债率普遍在80%以上的地产企业颤颤发抖,而提前清仓大甩卖的万达,反而成了那个躲过一劫的幸运儿。

2►

转型轻资产模式

2017年以后,走上卖卖卖道路的万达,一直在寻求轻资产模式转型,主要包括委托管理模式和收益分成型租赁模式。

万达商管2种轻资产运营模式(星空财富根据万达商管《招股说明书》整理)

委托管理模式万达的委托管理模式,主要用于万达集团旗下万达广场的运营管理,实质上就是管理自己的资产。2021年,委托管理模式贡献了万达商管74.4%的营业收入。也就是说,目前万达商管七成以上的收入,仍然来自母公司投喂。收益分成型租赁模式在租赁模式下,万达商管向业主租入整座商场(无固定租赁费),然后再转租给租户,一边跟租户收取租赁费,一边把租户交的租金与业主进行分成。这种模式的好处就在于,既保证了万达商管对物业管理的连续性和独立性,又减少了固定租赁开支,真正实现了轻资产运营。

3►

到期债务压力大

虽然万达一直在瘦身的路上,但公司的债务压力仍然很大,这或许也是公司急于在港申请IPO的原因之一。

根据wind债券统计数据,万达商管未来1年将有7只债券到期,合计债券规模124.33亿元。对比2021年底账上的188亿现金而言,这个到期债务规模不可谓不大。

数据来源:wind,星空财富

02被逼上梁山的上市

仅仅是债务压力,让万达商管在第二份《招股说明书》失效后的第二天,就又双叒向联交所提交了第三份《招股说明书》吗?

当然不是,更重要的还有对赌协议的倒逼!根据万达商管与基石投资者之间的投资协议,万达商管必须达成以下多个“小目标”:

1►

利润保证

2021-2023年,公司必须分别实现51.9亿元、74.3亿元和94.6亿元净利润,如果达成不了,则万达商管就要以现金+股份的方式补偿投资者。

万达商管与投资者签订利润保证条款(摘自公司《招股说明书》)

2►

撤资权利

万达商管必须在投资协议后3个月内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且未来要上市成功),否则投资者可以要求撤资,并且要求按照8%(365天)计算利息回报。

撤资权(摘自公司《招股说明书》)

3►

最大外部股东的特殊权利

万达商管的最大外部股东——PAG,作为万达商管最大的外部股东,享有以下超级权利:1个董事会席位,每年2.5%的固定利息回报,每股股息红利,上市后其他变现权利。

也就是说,PAG不仅能够左右万达商管的董事会重大事项,在上市之后能够股权变现,还能够以股权资金为基础获得每年2.5%的固定收益,这在众多IPO公司股东里是非常罕见的。

如此卑微的条款,万达商管是有多缺钱,这家来自新加坡的PAG又是何方神圣?万达并未做回应。

03轻资产模式的困境

1►

出租率下降

我们认为,轻资产模式虽好,但在口罩因素影响下,商业地产管理的物业收入、租金收入都将不可避免的受到影响。从出租率来看:

2019-2022年中期,万达商管出租率分别为99.30%、97.80%、99.30%和98.60%,显然目前的出租水平尚未超过疫情前。

数据来源:wind,星空财富

2►

商业地产整体开发进度缓慢

在出租率做不上去的情况下,想要继续做大营收,唯一的办法就是要扩大商业地产管理面积。在万达自有地产有限的情况下,则必须不断扩大独立第三方商业地产管理规模。然而,这两年国内商业地产开发是越来越不景气,这就导致从第三方获取管理面积的难度会越来越大。

根据华经产业研究院数据,自2018年,全国商业营业用房的施工面积逐年递减。2017年时的施工面积增长率为0.6%,但从2018年开始都为负增长,新开工施工面积和竣工面积的情况也不容乐观。

2018-2021年全国商业营业用房施工面积增速为负

3►

独立第三方业务毛利率逐年降低

既然新建的第三方商业地产越来越少,万达又想拿到更多的第三方商业地产,那么唯一的途径就是让利。表现在财报上就是越来越低的第三方业务毛利率。

2019-2022年中期,万达商管第三方业务毛利率不断下降

04小目标,恐难实现

想靠轻资产翻身未必能成功,想靠港股IPO也未必能一劳永逸。按照万达商管《招股说明书》,公司2021年净利润35.03亿元,Pre-IPO融资估值1800亿则对应51倍PE估值。

以现在港股商业地产管理公司10倍PE的估值水平来看,王健林与投资者们51倍PE的小目标,是无论如何也实现不了了。

标签: 商业地产 招股说明书 管理模式

相关文章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