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庸置疑,“数智化”已经成为新时期企业发展的核心战略与普遍共识。
财务部门作为企业的神经中枢,在企业数智化过程中,将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财务系统的数智化也是企业数字化的第一线。
业内有专家认为,财务数智化是整个公司数字化转型的融合剂与加速器。
要想厘清这其中的关系,还得从财务部门发展历程讲起。
财务发展三阶段,财务部门职能持续转变
据亿欧智库研究报告,国内企业财务部门发展大体上历经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财务电算化(1979-1997)时代。市场上主要是基于DOS平台的核算型单机软件,并以企业的定制化会计软件为主。
第二阶段是财务信息化(1998-2017)时代。市场主要基于WEB技术的ERP网络财务软件开始出现,会计核算软件开始逐渐升级转向管理型软件。大量 XBRL的产品得到应用,企业利用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和网络传输能力,将业务管理和财务管理进行了初步整合,实现了财务的信息化。
第三阶段是财务智能化(2018至今)。随着“大、智、移、云、物、区”等技术逐渐成熟,企业开始应用财务云、RPA等产品,通过对财务的分析,辅助企业高层管理决策,帮助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数据赋能式运营和降本增效。
从上述三阶段变化看,每一次财务部门职能的转变,跟新技术的产生密切相关。
除了技术外,在现代企业治理结构中,财务管理逐渐从后端走向前台,由“核算型”向“管理型”成长。
过去,财务更多是“被动执行部门”,主要以财务审核等为主,强调“硬专业”上的统计、汇总、分析。
当前,很多优秀的企业财务部门已经成长为“主动规划部门”,业务上更强调“软技能”中的洞察、规划、决策。
新技术融合全链路集成式解决方案,为财务部门提供智能工具箱
在国内,过去几年,综合类SaaS经历过资本的热宠,也经历过营收的困境。目前在二级市场上,SaaS公司的“基本面”改观并不明显。反观在垂直细分赛道里,SaaS公司或许会相对有前途。
从融资和企业发展速度判断,目前提供工具性系统的企业,或者提供相对成熟标准化系统的企业受认可程度较高。
在财税、费控领域,用友、分贝通、汇联易、云简科技、销售易、纷享销客、简约费控、元年科技、数篷科技、每刻报销、云账房、智齿科技、胜意费控云、差旅天下等企业,凭借在硬件和软件两端的持续突破,新产品、新服务推陈出新。
在硬件方面,智能硬件产品、传感器、检测器、控制仪表等越来越先进和精密。
在软件方面,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落地过程中,基于云原生、中台化、元数据、数用分离等新一代技术架构打造,开始具备高度的灵活性和开放性,可以与企业各种信息系统连接融合,实现预算管控、费用报销及商旅服务全线上自动化管理,在技术层面支持企业实现数据决策、智慧运营。
在业务模式上,“SaaS+交易”的服务模式开始趋向统一。亿欧智库研究结论为:随着服务的深入,业务多元、生态复杂、协同交叉、跨域融合等问题也逐渐显现,围绕企业费用管理全场景、全品类、全生态、全生命周期的“全链路集成式解决方案”成为下一阶段企业差异化发展与核心竞争力构建的重中之重。
前不久,用友BIP商旅及费控服务新品发布,该产品打通了消费、报销、支付、核算全流程闭环,面向企业提供十五大核心场景服务,包括费用预算、智慧商旅、智能采集、智能填报、智慧税务、智能审核、智能收单、智能核算、智能结算、智能归档、付款合同、员工信用、费用分析、领域拓展、系统集成。企业可根据自身业务需求和特点,从十五大场景服务中自由组合,实现数智化创新。
此外,该产品对外广泛连接消费端等生态资源,聚合机票、酒店、出行等多方资源;对内无缝接入业务领域,让数据不再是“孤岛”,实现数据全面连接、内外共享。
新一代ICT技术的融合,云计算、人工智能、数据分析、RPA、低代码开发平台等数智化新技术,让用友BIP商旅及费控服务的底座更快、更稳、更安全。据了解,最快可实现差旅补助20分钟到账。
不断出现的新产品化繁为简,为财务部门提供了更便捷、更智能的工具箱,让财务人员从繁琐标准化的事务性工作中解放人力,释放产能。
财税、费控兴起背后是企业经营理念的升级
财税、费控类企业的商业模式和经营思路大同小异,本质上差别并不大。在实现基础的“工具”属性后,比拼的其实是管理理念、业务理解、深度服务、资源与生态。
过去企业对于财务部门的认知是完成“帐、表、税”。财务人员缺乏对业务的理解,因此看到数据,并不能结合业务给出洞察和决策。
数字化时代,财务人员作为数字化的急先锋,能力要求从“专业会计能力的理解”向“企业业务能力理解”过渡。管理层希望财务部门能从财务视角,给到公司经营层面客观独立的判断,以此来控制风险、调整战略、洞察趋势。
“管理”和“业务”,作为数智化重要的两极,企业面对的是将管理层的期望和业务层的现状有机融合再平衡的过程。从甲方管理视角出发,能深度理解企业的业务和财务处理逻辑,才是一家财税、费控产品的核心竞争力。让财务贴近业务,才能将优秀的财税管理能力转变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据介绍,用友BIP商旅及费控服务对内融合专业系统,对外接入消费端的资源,深入结合业务、财务、管理人员等多方工作场景,将复杂、重复、低附加值的工作通过智能化实现,从而提高企业的业务运营效率,提升企业管理和治理水平。
在不确定性的当下,数字化、智能化是一味良药
身处当下,相信每个人都感同身受。在全球经济下行、地缘争端不断、疫情反反复复中,而企业所面临的是竞争格局日益复杂、监管逐渐规范。当最大的不确定性就是不确定性本身时,想方设法“规避不确定性”就是最迫切的事。
数字化、智能化正是“治疗”不确定性的一味良药。
简单看,“数智化”就是帮助企业实现“开源节流”。“开源”是在提升品质、营销获客、业务拓展、业绩增长方面追求上限。“节流”是在降低成本、精细运营、规避风险、压降成本方面守住底线。
在市场行为中,当经济快速发展时,“数智化”是开源的最佳实现路径。下行经济周期里,“数智化”是节流的最佳解决方案。
在不确定环境中,企业的韧性决定了其应对复杂环境的适应能力。简单而言,企业需要在不确定性中,以精细化为管理理念,寻找到稳态和敏态的平衡,在这其中,“数智化”就是最好的抓手和工具。
上述结论,从国内上市公司财务数据可一窥究竟。2020年疫情爆发期间,很多上市公司都喊出建立“预算、授权、费控、稽查”的市场费用管控体系,纷纷强化精细化管理,关注成本效率指标。尤其在费用管控上,上市公司通过技术手段和系统管理,进一步提质增效降成本。2020年,不少上市公司营收降低的同时,利润反而出现了同比增长。
从“节流”来看,企业的商旅、费控、支付已成为数智化时代变革最快的业务模块,并成为全员财务服务的第一入口。商旅及费控服务已经走在了企业实现智能财务的最前沿。
良药苦口,同时预示着企业数智化势必要脱筋换骨。
企业做财税、费控管理,技术和系统只能实现的是当前运营体系的精细化运作。如果想要更深刻、更彻底的数字化变革,一定是从企业(管理)架构、业务架构、系统架构、数据架构、技术架构的全面重构和升级。这种体系化的全局统筹,对企业是一次由内而外、自上而下、脱筋换骨式的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