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过去十几年光伏行业的历史经验来看,如果某一年行业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在那一年行业个股都会涨得非常好。我觉得2022年光伏行业是一个大年。”创金合信工业周期基金经理李游表示。
2022年是个“光伏大年”,几乎成为专家和调研机构的共识。资本加速流入光伏领域时,又一光伏巨头入局资本市场,晶科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晶科能源”)成功于1月26日登陆A股,且上市首日开盘即大涨,盘中最高涨超135%,最终报收10.55元/股,相较5元/股的发行价上涨111%。
产品销量全球多国第一
你能想象没有电的生活吗?
20世纪以来,传统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的大规模开发利用引发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给全球的居住环境带来了严重负面影响。在此背景下,为了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发展清洁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应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共同选择,其中,太阳能因具有普遍性、无害性、长久性等诸多优点,逐渐成为新能源领域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
而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太阳能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随着半导体相关技术的发展成熟以及清洁能源需求的日益增长,光伏产业应运而生。
随之而来的,便是产生的许多光伏产业链公司。光伏产业链上游主要指高纯多晶硅的生产,中游主要指多晶铸锭/单晶拉棒以及硅片、电池片、组件的生产等,下游主要指集中式/分布式光伏电站等光伏发电系统建造与运营。
2006年成立的晶科能源,便主要覆盖光伏产业的中游环节,以销售光伏组件为主,包括:多晶铸锭/单晶拉棒、硅片生产、电池片生产和组件生产。
实际上,光伏产业中,全世界排名前列的光伏公司大部分在中国,光伏产业是我国是可以同步参与国际竞争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因此其中的佼佼者晶科能源在全球同样拥有广泛的客户基础。
《招股书》显示,晶科能源的产品销往全球,主要境外销售区域为欧洲、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印度等国家,产品累计销往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8年-2020年,实现境外组件销售收入分别为184.69亿元、244.85亿元和273.8亿元,增长趋势与总营收接近。截至2021年9月31日,晶科能源在境外共拥有23家子公司,其中,14家为销售公司,3家为生产及销售型公司、6家为其他类型公司。
根据全球数据分析公司 GlobalData发布的数据显示,晶科能源的光伏组件出货量自2016年-2019年连续四年排名全球第一。数据显示,晶科能源在全球前10大市场中超过一半位列第一,更在全球27个国家保持市占率冠军。保证全球的出货量下,晶科能源2018年至2021年1-6月,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45.08亿元、294.9亿元、336.6亿元、157.26亿元,净利润分别为2.75亿元、13.97亿元、10.43亿元、5.65亿元。
高营收、优势地位、前景广阔,不仅是晶科能源,更是整个光伏行业的现状,对光伏行业的看好同样也反映到二级市场中。据wind显示,A股市场上光伏概念股有72家,市场超过千亿的有9家。其中隆基股份高达4000亿元的市值放在整个A股也十分少见。
而此次晶科能源上市也成为千亿市值股之一,截止1月26日,晶科能源(688223.SH)报收10.55元/股,总市值1055亿元。
上千项专利
与多个高校、科研所合作
能够在高精尖的光伏行业中占得一席地位,与晶科能源的科研成就不无关系。
据专利数据库智慧芽显示,晶科能源共拥有2048条专利,其中形成核心技术的发明专利100项,形成主营业务收入的发明专利104项,形成核心技术与主营业务收入的发明专利96项。
“中国光伏制造所代表的,已经不仅仅是产品和技术本身,而是背后一整套供应链和生态机制的整合,是‘全球最好的技术+全球最好的供应链’的集成输出,也是‘技术升级+智能制造+全球化+应用场景创新+本土化自信’的聚焦出口和承载。”晶科能源董事长李仙德表示。
晶科能源还与多个高校、科研所展开合作,包括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硅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国内外高校院所,深化与德国 TUV 莱茵、北京鉴衡认证中心(CGC)、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国家光伏质检中心(CPVT)等多家光伏行业内权威性检测机构的合作。
先后参与制定了多个国际、国家及行业标准,承担了4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国家能源局项目以及省级重点研发计划、省级新产品试制计划、省级重点新产品计划等、100多项省、部级研发项目。
大量的研究下,晶科能源完成了许多技术创新和突破,突破多项世界纪录。
2021年10月,晶科能源N型TOPCon电池转化效率在同年内第4次刷新世界记录,达到25.4%,也是其研发团队第18次打破产品功率和效率世界纪录。
背后,晶科能源报告期内的研发费用分别达到6.28亿元、6.79亿元、7.05亿元和3.24亿元,占比为2.56%、2.3%、2.1%和2.06%。通过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晶科能源有效巩固和提升了经营业绩与市场地位。
继续扩产,加强一体化优势
已经成为光伏巨头的晶科能源此次奔赴科创板是何考虑?
事实上,由于光伏行业是技术与资本密集型行业,对企业资本实力和持续的融资能力有较高的要求。随着产业链布局逐步延长,相关技术、产品不断更新迭代,经营资金需求也相应不断提高,资金短缺已经成为光伏行业内限制业务规模扩大、盈利能力进一步提升的主要瓶颈之一。
此次上市,晶科能源计划募资60亿元,主要用于两方面,一是扩产:年产7.5GW高效电池和5GW高效电池组件建设项目,二是研发:海宁研发中心建设项目,两项均将有助于升级和扩充其电池片和组件产能。根据最新信息显示,晶科能源最终募集资金达100亿元。
扩产则是为了更好的垂直“一体化”。
来源:晶科官网-晶科超级智能工厂
根据硅业分会报价,今年一月初硅料价格企稳回升,不同硅料价格均有1.2-1.5%左右回升,价格回升至23万元/吨左右。由于光伏组件受上游硅料价格的影响波动较大,垂直一体化布局成为光伏行业“大基调”。
垂直一体化的光伏企业拥有相对更低的成本、更稳定的品质和产出,从而更具竞争优势。而晶科能源本次募资项目所投产的N型电池具备更高的光电转换效率和更高的能量密度,有助于进一步完善公司N型高效电池和高效组件产品的研发、生产能力。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此次科创板上市后,晶科能源将进一步强化光伏组件优势,实现垂直一体化的战略布局,并凭借在全球市场的品牌优势和产品口碑,实现加速增长。
经过多年发展,晶科能源目前已覆盖硅棒/硅锭、硅片、电池片、光伏组件等一系列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环节,拥有“硅料加工—硅片—电池片—组件”垂直一体化产能。
“公司生产能力覆盖面广,生产环节完整,既能较好地控制成本,提高产品附加值,保障产品质量,又直接面向市场,掌握市场主动权。在未来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的大趋势下,公司将凭借一体化布局的优势在产业链各个环节赢得先机,市场份额有望继续保持在较高水平。”晶科能源在《招股书》中表示。